在目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在国内经济发展遇到诸多困境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要持续发展,还需要寻找新的动力,而这个新动力还是要靠创新,体制的创新,管理的创新,思想的创新,技术的创新等。 基本实现工业化,要研究确定若干量化的指标,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一个指标应该是人均GDP。先进国家大体上人均GDP达到一万美元的时候宣布实现工业化,但是上世纪的一万美元和现在的一万美元不可同日而语,中国实现工业化的人均GDP指标定为多少,还应该考虑国情。 首先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不少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一些成套设备,一些关键的零部件、元器件,一些关键材料还不得不依赖进口。比如高端芯片80%需要进口,每年花费上千亿美金。 资源环境已经难以支撑。中国单位GDP能耗太高,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是发达国家的4倍。中国创造了全世界十分之一的GDP,但消耗了全世界五分之一的能源,这种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 产业结构不合理。按照现有标准需要淘汰的落后产能占20%,部分行业产能明显过剩。比如钢铁、有色、水泥、煤化工、平板玻璃、造船业,甚至包括风电设备和多晶硅,而且现在有些过剩产业的投资还在扩大。 地区和行业不平衡、不协调的状况突出。由于各种原因,区域经济、空间布局、产业链条、企业结构失衡,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产业雷同的现象有增无减,影响了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