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首当其冲,不论是内部还是外部环境。这种困难局势可能持续几年时间,直到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出现积极成果。 从长期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一起支撑起我国国民经济持续调整增长的传统优势已经和正在消失:劳动低成本、生产高消耗、发展高投入、产出低附加的外延型、粗放式增长的道路越走越窄。 根据工信部调查报告,中小企业税费占企业总成本的30%以上,而据银监会测算,银行借贷的大企业覆盖率为100%,中型企业为90%,小企业仅为20%,几乎没有微型企业,“企业投资意愿不强,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更加谨慎。 据统计,至今年第三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7.5,这是自2010年三季度以来持续24个月下滑。在持续低速增长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要在大洗牌中生存下来,政府和企业选择的都是“转型升级”,但现实却是“知易行难”。而除去外部的因素,自身的规模小、资金缺乏、创新能力不足等,更是中小企业无法回避的难题。如今能渡过难关实现转型的中小企业,除非是主业好、没进入房地产、不举债的,这样的企业很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