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产损失的类别 《管理办法》所称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用于经营管理活动且与取得应税收入有关的资产。根据资产性质将资产损失分为三类: (一)货币性资产损失:它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应收票据)等货币资产。 (二)非货币性资产损失:它包括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等非货币资产。 (三)债权性投资和股权(权益)性投资损失。 二、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确认办法 (一) 自行计算扣除:规定范围的资产损失由纳税人自行计算扣除。 (二)审批扣除:除规定范围的资产损失由纳税人自行计算扣除外,其他可税前扣除的资产损失须报经税务机关审批同意后才能税前扣除。 三、资产损失的税前扣除时限 (一)企业发生的上述资产损失,应在按税收规定实际确认或者实际发生的当年申报税前扣除,不得提前或延后扣除。 (二)因各类原因导致资产损失未能在发生当年准确计算并按期扣除的,经税务机关批准后,可追补确认在损失发生的年度税前扣除,并相应调整该资产损失发生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调整后计算的多缴税款,应按照有关规定予以退税,或者抵顶企业当期应纳税款。 四、企业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范围 (一)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因销售、转让、变卖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存货发生的资产损失; (二)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 (三)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 (四)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损失; (五)企业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证券交易场所、银行间市场买卖债券、股票、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 (六)其他经国家税务总局确认不需经税务机关审批的其他资产损失。 五、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审批要求 (一)企业申请审批的时限: 1、企业年度内发生资产损失事项,如属须审批扣除范围的,应在资产损失发生时向税务机关提出税前扣除审批申请。 2、税务机关受理企业审批申请的截止日期为资产损失发生所属年度终了后45日。 (二)企业申请审批的部门 企业资产损失的税前扣除审批申请应按以下审批权限,直接向省国家税务局或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报送规定的审批资料。 1.省国家税务局审批权限: (1)因国务院决定事项所形成的资产损失,由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具体的审批事项。 (2)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发生的资产损失或金融企业发生的单笔呆账损失,金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 (3)省国家税务局规定的其他审批事项。 2、广州市国税局审批权限: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发生的资产损失或金融企业发生的单笔呆账损失,金额在5000万元以下的。 (三)特别说明 税务机关对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审批是对纳税人按规定提供的申报材料与法定条件进行符合审查,税务机关对企业申请税前扣除的资产损失的审批不改变企业的依法申报责任,企业采用伪造、变造有关资料证明等手段多列多报资产损失,或本办法规定需要审批而未审批直接税前扣除资产损失造成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六、资产损失的确认证据 (一)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确认证据 企业发生属于由企业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应按照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要求,做好资产损失的确认工作,并保留好有关资产会计核算资料和原始凭证及内部审批证明等证据,以备税务机关日常检查。 (二) 须经税务机关审批的资产损失确认证据 企业按规定向税务机关报送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申请时,提供能够证明资产损失确属已实际发生的合法证据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和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 1、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 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是指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等依法出具的与本企业资产损失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主要包括: (1)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者裁定; (2)公安机关的立案结案证明、回复; (3)工商部门出具的注销、吊销及停业证明; (4)企业的破产清算公告或清偿文件; (5)行政机关的公文; (6)国家及授权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的鉴定报告; (7)具有法定资质的中介机构的经济鉴定证明; (8)经济仲裁机构的仲裁文书; (9)保险公司对投保资产出具的出险调查单、理赔计算单等;(十)符合法律条件的其他证据。 2、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 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是指会计核算制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企业,对各项资产发生毁损、报废、盘亏、死亡、变质等内部证明或承担责任的声明,主要包括: (1)有关会计核算资料和原始凭证; (2)资产盘点表; (3)相关经济行为的业务合同; (4)企业内部技术鉴定部门的鉴定文件或资料(数额较大、影响较大的资产损失项目,应聘请行业内的专家参加鉴定和论证); (5)企业内部核批文件及有关情况说明; (6)对责任人由于经营管理责任造成损失的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 (7)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和企业财务负责人对特定事项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的声明。 七、纳税人特别需要注意的几方面问题 (一)纳税人发生的资产损失,凡无法准确辨别是否属于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应该向税务机关提出审批申请,以降低涉税风险。 (二)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已经扣除的资产损失,在以后纳税年度全部或者部分收回时,其收回部分应当作为收入计入收回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 (三)企业境内、境外营业机构发生的资产损失应分开核算,对境外营业机构由于发生资产损失而产生的亏损,不得在计算境内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四)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必须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和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证据的范围和内容应当具有充分性和相关性。 (五)企业的股权(权益)投资当有确凿证据表明已形成资产损失时,应扣除责任人和保险赔款、变价收入或可收回金额后,再确认发生的资产损失。可收回金额一律暂定为账面余额的5%。 (六)企业为其他独立纳税人提供的与本企业应纳税收入无关的贷款担保等,因被担保方还不清贷款而由该担保人承担的本息等,不得申报扣除。 八、不得税前扣除的资产损失范围: 1.债务人或者担保人有经济偿还能力,不论何种原因,未按期偿还的企业债权; 2.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各种形式、借口逃废或者悬空的企业债权; 3.行政干预逃废或者悬空的企业债权; 4.企业未向债务人和担保人追偿的债权; 5.企业发生非经营活动的债权; 6.国家规定可以从事贷款业务以外的企业因资金直接拆借而发生的损失; 7.其他不应当核销的企业债权和股权。 九、相关的法律责任 税务机关对企业自行申报扣除和经审批扣除的资产损失进行纳税检查时,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有关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对有确凿证据证明由于不真实、不合法或不合理的证据或估计而造成的税前扣除,应依法进行纳税调整,并区分情况分清责任,按规定对纳税人和有关责任人依法进行处罚。有关技术鉴定部门或中介机构为纳税人提供虚假证明而税前扣除资产损失,导致未缴、少缴税款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处理。
广州财税公司;广州财务公司;广州工商注册;广州工商代理;广州代理记账;会计代理记账;会计代理记账公司;广州公司注册;广州公司注册代理;广州代办营业执照;广州代理注册公司;公司注册;工商注册;代办公司;广州代办工商注册;广州工商注册代理;咨询热线:020-22361126;22361125
|